城市雕塑迅猛发展,日益成为环境艺术和表达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雕塑的材料多是天然石、人造石、木材、金属、水泥以及新型材料如塑料、橡胶、不锈钢、铝合金、亚金铜、玻璃钢等。为了迎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潮流,突破传统雕塑“钢材加水泥”的窠臼,充实环境空间,更好地保护和美化环境,体现雕塑意蕴,使城市景观更有魅力和文化艺术品位,“绿色雕塑”应运而生,悄然风靡世界各国。是指用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特别是树木精心培植修剪而成的姿态各异、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它把园林及雕塑艺术相结合,巧妙地将“人、动物、自然”这一主题融合在美化城市环境之中,具有塑造城市美好形象、保护城市环境等奇效。绿色雕塑一般计新颖、寓意丰富,整体风格美观大气,富有现代气息。绿色雕塑不仅材料来源丰富,而且能够释放出人类所需的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湿度,为城市带来健康和艺术享受。
透雕工艺是莆田原创的雕刻技艺,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存多件“贴金透雕花灯”和“浮雕花窗”等等,无不佐证了莆田木雕的传统工艺魅力。明末清初至民国期间,莆田木雕多采用本地盛产的龙眼木。杭州EPS构件雕成各种武将、仕女或神像、古玩,辅以优质EPS构件老漆涂饰,使作品更显色泽深沉。名匠朱榜首、黄丹桂、陈仙阁等人配合著名画师刘荣麟等,揉入国画大师李耕的人物画意韵,形成以莆式武将造型为特色的圆雕人物风格,迄今在江口镇园下村关帝庙等寺庙,梧塘镇九峰村方氏九间厢等老民居都留下了许多供后人观赏的人物及建筑装饰木雕,这些以圆、透、浮雕相结合的传世杰作,都是莆田木雕艺术的瑰宝。
石雕一般采用大理石、花冈石、惠安石、青田石、寿山石、贵翠石等作材料。花冈石、大理石适宜雕刻大型雕像;青田石、寿山石的颜色丰富,更适宜于小型石雕。石雕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石料性质和雕刻者的习惯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二种:一是传统的方法,构思、构图、造型以及打石雕刻都是由个人独自完成。线条的大型雕刻要在石料上画好水平线和垂直线,打格子取料,用简易测量定位的方法进行雕刻。二是采用新的工艺,即先做好泥塑,翻成石膏像,然后将石膏像(模特儿)作为依据,依靠点形仪,再刻成石雕像。
铸铜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铸铜的历史非常悠久,且技术成熟。铸铜的工艺要比锻铜复杂,艺术创作的复原性好,因此适合成为精细作品的材料,很受艺术家的喜爱,尤其人物雕塑最为常见。但其容易氧化,所以要多注意保养。每件铸铜艺术品都是需要经过11道复杂严谨的工序制作而成,这些工序中既有传统手工艺的痕迹,线条也有精密铸造的现代技术精彩所在。铸铜被放入烧结炉依不同金属材料以1000℃-1150℃烧结,将铜液立刻铸入陶壳,冷却后将外层陶壳震破,剥离出来的就是铜质的产品粗胚体。